期权合约是一种衍生品,赋予持有人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预定价格买卖标的证券的权利,而没有义务。这个价格被称为期权的执行价格(或行使价)。对于看涨期权,行使价是期权持有人可以购买证券的价格;对于看跌期权,行使价是可以出售证券的价格。
期权的价值由固定行使价和标的证券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值决定,这称为期权的货币性。
对于看涨期权,低于市场价格的行使价称为价内期权(ITM),你可以行使期权,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股票,并立即以更高的市场价出售。同样,价内看跌期权的行使价高于市场价格,持有人有权以高于当前市场价的价格出售期权。这种功能赋予
行使价高于市场价的看涨期权或行使价低于市场价的看跌期权属于价外(OTM),仅具有外在价值(也称为时间价值)。
关键要点
- 期权合约的行使价是标的证券在行使后可以买入或卖出的价格
- 行使价也称为行权价格,是期权合约的一个关键特征
- 行权价格与标的证券价格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期权是价内还是价外
- 价内(ITM)期权具有内在价值,行使价低于看涨期权的市场价格,或高于看跌期权的市场价格
- 平值(ATM)期权的行使价等于标的资产当前的市场价格
了解行使价
行使价是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的一个关键变量,分别定义了期权持有人可以在哪个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证券。
期权列出了几个高于和低于当前市场价格的行使价。假设一只股票的交易价格为
列出的行使价也是标准化的,通常是固定的美元金额,例如
行使价与标的证券的关系
期权合约的价格被称为溢价或权利金,即期权买方为行使期权而向卖方支付的金额。标的资产市场价格与行使价之间的差异决定着期权的价值,即所谓的期权货币性。
期权越处于价内,权利金就越高 —— 行使价与标的资产之间的差值越小,期权就越有价值。类似地,随着行使价与标的资产价格之间的差异变大,以及期权变为价外期权,期权将失去价值。
货币性:行使价的三种类型
期权可以是价内(ITM)、价外(OTM)或平价(ATM)。
对于看涨期权买方,如果行使价高于标的股票价格,则期权为价外期权(OTM)。在这种情况下,期权没有内在价值,但可能具有基于波动率和到期时间的外在价值,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使期权在未来处于价内。相反,如果标的股票价格高于行使价,则期权具有内在价值,并处于价内状态。
行使价高于当前价格的看跌期权是价内期权,使你能够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股票,然后买回以获得利润。当标的股票价格高于行使价时,看跌期权将处于价外(OTM)。同样,OTM
最后,行使价等于(或非常接近)当前市场价格的期权称为平价期权(ATM),通常是最活跃、最具流动性。
行使价和期权 delta
期权
平价看涨期权的
delta
决定期权价值的因素
定价模型是在
无论使用哪种模型,期权价格总是取决于以下价格因素:
- 市场价
- 行使价
- 到期时间
- 利率
- 波动性
- 股息(如适用)
到期时间和波动率表明期权在到期前完成价内交易的可能性有多大,剩余的时间越长,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越大,市场价格达到行使价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距离到期时间较长、波动性较大的期权具有较高的溢价。
行使价示例
假设我们有两个期权合约,一个是行使价为
- 第一份合约价值
$45,也就是在 $45 的价内。因为股票的交易价格比行使价高 $45 - 第二份合约虚值
$5。如果在期权到期时,标的资产的价格低于看涨期权的行使价,则期权一文不值
如果我们有两个看跌期权,都即将到期,一个行使价为
$40
总结
期权的行使价告诉我们在合约到期前能够以什么价格买入(对于看涨期权)或卖出(对于看跌期权)标的证券。行使价与当前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称为期权的货币性,这是衡量内在价值的一种方法。
价内期权具有内在价值,因为它们的行使价比当前的市场价格更有利,这可以让你获得有保证的利润。价外期权没有内在价值,但仍然包含外在价值(或时间价值),因为标的资产可能会在到期前转向行使价。平值期权的行使价等于(或非常接近)当前市场价格,并且通常是最活跃、流动性最强的合约。
常见问题解答
- 行使价和行权价是否相同?
是的,行使价和行权价是同义词。不同的交易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术语,这两种术语可以互换使用,都广泛用于衍生品交易。
- 行使价间隔由什么决定?
对于上市期权,行使价由清算公司或交易所制定的标准设定,通常情况下:
- 低于
$25 的期权行使价间隔为 $2.50 - $25~200$
的期权行使价间隔为 $5 - $200
以上的期权行使价间隔为 $10
一般来说,对于价格较高、交易活动较少的股票,间隔范围会更大。此外,你也可以联系清算公司或交易所,请求添加新的行权价。
- 低于
- 行使价和现货价格有什么区别?
行使价告诉你能够以什么价格买入(或卖出)标的证券。当期权被行使时,现货价格是标的证券当前市场价格的另一种说法。行使价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差异决定着期权的货币价值。